为了贯彻执行学校召开的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要求,传媒学院结合质量提升月和自身特点,践行“四个回归”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积极打造“健康课堂、有效课堂”,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为目标,逐步建设“一流课程、支撑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根本落脚点,狠抓学科教研团队、第二课堂学业导师辅导组建设,打造一批思维活跃、业务精湛、德才兼备的“教学能手”。
一、以师德建设为标杆,打造教育优秀团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扎根西京、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作风。完善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表彰机制。及时了解教师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教师业务成长指数。狠抓工作作风,实现“立岗定人、有岗盯人、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人做、事事能做好”的人员管理目标。
拓宽师能建设途径,抓好教师培训。提高“雨课堂”的使用率,确保每人都要用都会用;加强教师基本功的业务培训;继续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完成国家、省、市培训项目,采取专项培训、集中培训、“送出去、请进来”培训、远程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使我院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有较大提升。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化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堂分小组项目化教学
二、以求真务实为准则,打造教学优质课堂
学院现在本科、高职两个层次及“传媒+艺术”类专业,如何合理地安排好每一位老师的课程,让每一位老师能舒心地接受任课安排,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坚持“本科高职一盘棋、四个年级一张表、两种课堂都一样”的原则,树立“西京精神”的观念,统筹安排全院教师的任课、做到“一人多岗、同科不同人、同班不同员”,既要最大程度地均衡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又能保证按课程标准全面开科开课。杜绝消极怠工、扯皮拉筋等不良工作习气的滋生蔓延。
翻转课堂教学
三、夯实教学常规管理
把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导学与展示、小组学习与评价、教学检测与反思作为教学常规,逐一完善规范。把抓常规、抓环节、抓落实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三晒三评”(晒教案、晒课、晒作业,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家长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及时掌控教学信息,发现问题,分析反馈,指导教师进行认真改进。
院长张西静、副院长邓海生天天进课堂听课、天天找教师谈教学,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传帮带”形式促进学院教学水平。
院长张西静表示:课堂应该是“实惠课”、“科学课”、“特色课”、“革新课”,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所以,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好课”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者掌握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思维,或者是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
课堂也一定有触动师生心弦的精彩之处,一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校情、国情。总之,“好课”的本质应该是科学课,而那些课堂效果不是太完美的课,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其教学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理念乃至理论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定有悖于“情”不合“理”的地方。
由于学情、班情不同,各班级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好课”是因“地”制宜的课,是因“班”制宜的课,是因“校”制宜的课,是因“人”制宜的课。“好课”还应该是彰显师生和学院、班级的个性和优势的课,应该是“特色课”。有特色的课是合乎“人情”、顺乎“天理”的“好课”,应该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者科学而有机地融合和统一的“好课”。
在学校2019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理论背景下,“好课”还应该是“革新课”。教师要不断求新求进,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践和探索,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化发展。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师生应该伴随课堂一起成长。
同时,好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和生成的特点,“好课”也不只是上述四课的简单糅合和叠加,平时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都上成四课合一的精品课。但只要我们瞄准目标,不断学习,经常反思,积极进取,执著追求,将教学的某一方面发挥到极致,拥有“四课”中某一方面特质,就应该被视为“好的智慧课堂、有效课堂”。为西京学院增光添彩!
(图/文: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