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引领各类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传媒学院通过“价值维度”、“认知维度”、“内容维度”三个维度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价值维度”促课程思政;学院将每门课程按照在课程内容设计时,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形成无缝熔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传播教育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培养后备人才,责任重大。学院将使命感培育和塑造植入传媒类专业课程,着力实现在价值传递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立体化育人格局,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如《新媒体概论》张西静老师在授课中讲解“媒介的发展”这一知识点,融入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等人创办《新青年》、开展新文化运动这一案例,讲解媒介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形成了一场“无声润有神”的思政课程。学生们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播学概论》课程组将每个章节的课程内容细化到融入点,制定也实施计划,全体教师授课中参照进行。
“认知维度”促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涉及学院三个专业的各门课程,需要学院上下贯通、统筹规划,学院院长主抓,副院长具体带着教务科和教研室主任们共同协同配合,制定了门门课程“知识清单”有思政、门门课程“教学大纲”融思政,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学院对课堂教学管理有了具体抓手,既抓住了教师这一关键,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又更好地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把立德树人中心环节落到实处。比如,广播电视编导艺术专业课程,课程设计的思政目标是教师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一般将课程目标分为三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以《非线性编辑》课程为例,其教学知识目标是掌握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发展交融下视频剪辑要求;熟悉不同形态的媒体特征对传播内容的要求;能力目标是具备多种领域及不同形态媒体下完整视频制作基本剪辑能力;具备使用Pr基本理论及特定模式剪辑创作各种形态流畅的视频剪辑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具有新时代的宏观视野与全局观念;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专业主义素养。在课程教学时,有时通过预先设计的问题提问和小组讨论,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和能力,做到所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先前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并引出如何去主动学习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非线性编辑》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操作过程中,通过对系列政论专题片或纪录片经典镜头的运用组接、过渡效果,片段所使用的特殊效果等进行分析,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知识的有机融合,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受到教育。
“方法维度”循规律围绕学生促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效果最终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95后、00后成长于新时代,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与思维方式。学院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加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用真理的力量、深厚的功底、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比如樊水科老师的《高级新闻写作》课程,樊水科老师就积极组织学生们在自媒体的平台投稿,本人也在国家级媒体刊发作品1篇,省级媒体刊发作品10篇。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特点、信息接触习惯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接受、喜爱课程思政,从而达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良性耦合。面向传播实践解疑释惑。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传统媒体守正创新,新媒体日新月异。尤其近几年,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视频平台日益壮大,短视频快速崛起,网络社区等不断完善。传媒课程思政面向这些不断发展的新闻传播实践,解疑释惑。要能够及时回应学生在媒介使用、新闻事件、媒介发展中遇到的困惑,才能使学生成为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据悉,学院将在这个假期里对所有课程进行梳理,要求全部专业课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活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各环节,在发挥思政课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让所有课堂都肩负起育人功能,让每位教师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并努力将传媒学子培养成为“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现代复合型传媒人才,为培养新时代现代化的复合型传媒人才目标而迈进。
图\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