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29-85628025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农村养老在进步,守护老人的“夕阳人生”从“零”到林,33年坚守绿色从“零”到林,33年坚守绿色

发布时间:2023-07-11 浏览量: 作者:

他叫王永峰,是东沟村护林站的站长,也是一位生态卫士。他坚守这片林场已有33年,致力于守护自然环境,保护森林资源。

王永峰的护林故事,是一段从“零”开始的道路。1990年,他第一次踏上这片森林,映入眼帘的是荒山秃岭,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启动,那时的王永峰作为一名普通的护林员,立刻深入森林,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着手于生态的平衡。在工作中的沉思与探寻,他从不吝于把所学所得分享给同事,逐渐成为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2005年,王永峰荣升为护林站站长。他明白身负重任,履行护林使命。在工作上他一直给手下的护林员强调细节上的问题:“巡山日志上的小细节问题要完善,内容写的再好没有用,细节一定要重视起来。”这也使得森林保护更加细节化,科学化。谈起这33年护林生涯中,王永峰骄傲地说:“我从98年就开始种树,我刚来的那会山上都是耕地,看不到树,到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我们去年一年就种了五千亩树,山上现在都能看到豹子了。”

作为东沟村护林站的站长,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驻守森林,在家中待的日子屈指可数,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家待几天。王永峰说:“这里的空气很好,天也蓝,每次看到这些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口号,把护林工作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辞辛苦地巡山种树。

在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的今天,护林站也在经受着考验,村里年轻人的缺少对护林站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比如在面临山火时,村里的老年人根本帮不上忙。好在有技术人才的帮助,让护林管理进入了便捷化,无人机巡山,红外摄像机拍摄等等。在采访的最后,王永峰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一代顶一代,我马上就退休了也工作不动了,以后就靠你们年轻人了”

事实上,每一个步履坚实的“王永峰”背后都掩映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而王永峰坚信,只要自己心有所向,就一定会得到力量。所以,无论是在风雨中全身湿透的衣物,还是逐渐模糊的视力,他都一直坚守着本职工作。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护林员到站长,再到眼前这位绿色的守护者,王永峰的护林历程,是自身不断成长与努力的见证。透过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护林员这个职业对于人对于大自然的重要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

绿色是孕育万物的源头和根基,王永峰在23岁踏入林场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未来。33年如一日,为绿色事业默默奉献,让这片林场从“零”到“林”。我们应该铭记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传奇,向着他的理念和行动迈进,让更多的人和他一样,加入守护绿色的行列,共同建造更美好的世界。

从“新”到兴,擘画美丽乡村——专访东沟村第一书记黄伟华

东沟村,是一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的一个小村落。本村资源优势特别明显——土地资源丰富,结构比较合理,开发潜力大。境内有林地面积25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自改革开放以来,东沟村逐步走出来一条适合本乡经济发展的路子。

黄伟华,女,1985年11月出生,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一月参加工作,先后工作于道镇人民政府,甘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现为甘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道镇东沟村第一书记。“踏踏实实办好群众所需的事情”是一直以来鼓舞她的一句话。她深入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问:您是本地人吗?担任什么职位?

答:是本地人,我们第一书记是属于县上的,县级部门下派的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指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的、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到村(一般为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员】从市级、县级、然后部门里面下派到村上,用来帮扶村里面发展的。

问:您为什么去选择这份工作呢?

答:因为我自己本人也是农村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农民中找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系列,所以我参加工作后就是在乡镇工作,之后调到县上,由于对基层生活和工作并不陌生,当有这个机会时,也就下乡来从事第一书记工作。

问:您的职位是第一书记,具体有什么工作呢?

答:我们第一书记的职责以前的话主要是五大职责,现在的话就是四大职责,说的笼统一点就是,帮助村上加强村纪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第一书记是一种职务。

问:在村里你们主要开展什么志愿活动(公告牌上有)能简单来介绍一下吗?

答:我们村上的的活动比较多,像每月一次的党日活动。我们这个党日活动主要是由志愿服务队,这个志愿服务队从事的是村上除了正常事务以外的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像外面(公告栏)上的一些掰玉米的,文明实践站的活动,慰问老人,打扫卫生等,在年初会有计划把这一年的工作,活动做一个大概的安排,再根据当时工作调整。

问:和几年前相比在发展上您觉得最大的进步在哪?

答:最大的进步其实是人思想上的一个进步。从村干部来讲,以前的村干部服务意识停留在上面给什么任务,我就完成什么任务。但是近几年的村干部服务意识比较强,包括村上的有些活动村民的参与度也高了。

问:您认为本村发展最困难的环节有哪些?

答:最困难的环节第一就是咱们这个村子属于比较偏远的村子,所以在发展一些经济类的东西就特别困难,所以更多的还是以全村的种植业为主,就是种玉米。就像村里的大棚,就是我们21年进行计划,然后22年实施完成的一个高效大棚,那个的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要比我们种玉米返好几倍,所以在发展经济上,项目比较单一。第二就是,这里都是老人,很少有那些年轻人,所以说在发展的时候,没有一定劳动力。

问:您认为本村在经济发展上的

阻碍是?

答:就像我们的大棚改造这个事情,第一这个投资比较少,第二就是我们这个劳力要求没有像其他行业劳力那么大,没重体力。所以针对于五六十岁,包括我们有七十多岁的都在可以种大棚,这就解决了劳动力不足也一样能从事一些产业发展,这个就是我们从产业的选择上去改善。还有就是我们正在发展的散户养殖,就是院落养殖。院落养殖也是从经济角度来讲,我们的一个院子比较大,弄个围栏,养一二十只羊,然后用来繁殖,卖,每年也有个两三万这样的额外收入。

问: 本村是否受到乡村振兴的影响后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有,乡村振兴的话,我们乡村是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等一系列的。刚刚讲到了这个产业振兴,我们都是借着乡村振兴的红利,包括一些项目的扶植才能发展和落地的,这是产业上。在文化的活动,一些志愿活动,它其实都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包括我们还有一些基础方面的建设,村庄、道路、垃圾台的一些新修,道路的改造等。

问:本村的人数以及有哪些社会救助方面的政策?

答:村本村户籍人口有224户,584人;实际上大概就是87户,187人。我们社会救助主要有临时救助和低保救助,本村有十户低保。

问:对于林业局(林场)的工作您是否了解?

答:我们这边村上还有三个护林员,也属于村上的一个公益性的岗位。护林员经常会有巡山,然后去巡查有没有还有一些破坏植被、偷盗的行为,我们这边会协助他们开展工作,大力支持。

问:这边工作条件也比较艰苦,您是怎么看待的?

答:因为第一书记也是从镇上、县上的一些部门派下来的,从工作环境上来讲,也是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个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工作方式上,作为驻村干部来讲,会更有成就感。如果说你在部门上可能就是简单的职员、业务员,但是在村上,村上干部的一些文化程度、他们一些见识和咱们是有一些区别,会觉得自己还是挺有价值的。还有就是,我们第一书记还是经常会出去参加培训,然后就会去产业区,别的地方去学习,就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和认识,然后回来交流带动大家,我觉得还是要走出去去看一看,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问:这几年您的感触是什么?

答:我这一路下来的感触就是,在一些项目的推进和矛盾纠纷解决的时候,还是要加强与村民的感情交流。就是我们经常去走访,跟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时候,这时候有矛盾纠纷,你说“哎呀,你让一下”的时候,然后就是你情我愿的时候,这个矛盾很容易就开了。所以在基层工作的时候,第一,我们要有这个新的创造性、新颖的工作。第二,我们还是要扎根,入乡随俗。还是要根据这个村情,根据这个村里的一些人脉关系进行一些梳理和走访,拉近关系,会让后期开展工作更加顺利。

问:在最开始的时候,在工作上您有什么困难吗?

答:可能对于我来讲没有困难的原因是:这是我第二次到这个村。我第一次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然后正好是这里的驻村干部,然后回去以后到县上三年以后,我再次下派,还是这个村,所以说我一来的时候,好多村民都是比较熟悉,对他们的基本条件也比较了解。再一个我也是农村人,再和他们交流、唠家常的时候就没有距离感。这个我觉得也是一方面的优势。

问:村里有矛盾纠纷时您是如何处理的?

答:矛盾纠纷的处理,我们村上来讲是三方的,派出所就是属于中间那方。有矛盾纠纷时,我们村里的村干部,或者村里比较年长的,有威望的长辈,他们就已经把这部分处理了。除非就是矛盾比较突出的,出现的频率高比较高的就是分地,地定期要流转,三十年就要流转一次,每个人的愿望不一样,有的人就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然后派出所就会来处理。派出所大部分还是调察民情、矛盾排查这方面为主。

问:在服务大众上您是怎么做的?

答:我们单位是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前的话是审批管理局,然后改革以后就是服务局,我们单位是2018年才新成立的。服务理念比较强,所以再次下到村上去做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比较注重服务这方面,我觉得以前的话工作模式就是:我就是干部,我就是跟你们不一样,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然后到了审批局参加了三年服务性工作之后,我就觉得人和人其实还是要以服务为主,以换位思考为主。所以我到这个村上凡是涉及老年人进门的,我肯定是上前主动的。就像我们涉及的一些业务,他们根本不需要到我们单位去办,直接我这里就承接了,然后给他们拿回来就是已经好了的东西。因为其实他们之前也不太懂得这些,第一是不方便,第二的话是要准备东西,又比较麻烦,他们不知道要准备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弄,要是涉及到我们单位的,例如他们营业执照的审核啊、然后食品经营的更换啊,我就主动去代办,就是这种心态的转变,我觉得就是再次下来最大的收获。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一直以来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扎实推进农村居住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持续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用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出基层干部为民务实的新篇章。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Copyright ©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2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