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29-85628025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传承泥塑剪纸 弘扬非遗文化|传媒学院“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10 浏览量: 作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培养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文化自觉,积极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助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日,西京学院传媒学院“传承泥塑剪纸,弘扬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素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民俗村观赏、领略、实践泥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了解村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7月6日,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六营村村委会,村委会李向梅对志愿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泥塑村的历史文化和在新时期为了发扬泥塑文化而进行的探索和成果。讲到:近年来,六营村党支部审时度势,以泥塑产业为龙头,建设民俗村,挖掘秦文化根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逐步走出了一条泥塑产业与文化旅游互推互进发展之路。

同学们看到了墙上悬挂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一块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引人注目,招引着八方来客、引领着六营美丽乡村阔步前行。这让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了文化意识,坚定了文化自信。

——走进泥塑博物馆,感悟民间艺术魅力

实践团队来到了凤翔泥塑博物馆,对泥塑传承人胡新民妻子敬萍进行了深入采访,她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有关泥塑方面的文化特色及传承创新。在其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泥塑作品,了解了关于泥塑的各种知识:凤翔泥塑的特色是寓意丰富的纹饰、独具一格的色彩、稚拙夸张的造型和生动流畅的线条。凤翔泥塑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各种泥塑玩具,如十二生肖。二是挂片,也被称为浮雕,如脸谱、狮子头、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也叫做圆雕,如历史人物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路上可见,泥塑村处处都充满着非遗泥塑的身影。

此后,实践团队来到博物馆后院的作坊内目睹了泥塑制作的过程,经过毛稿制模、翻胚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初捏的泥胚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泥塑艺术品,这些泥塑不仅仅代表着技术的精妙,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在随后的走访调查中我们走进周边农户家中看到有位老奶奶正坐在院子里制作泥塑,老奶奶耳朵不好,通过与家中老爷爷的交谈,得知老奶奶正在制作动物泥塑。奶奶用指头在碗中沾取适量清水,后在模型中取出的泥塑上按压调整,这一场景让同学们明白了一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需要依靠非遗传承人,更多的人们参与、了解、其制作工艺也是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力量。

——走访民艺传承人,亲身实践泥塑制作

7月7日,实践团队来到泥塑第六代传承人胡永新与吴爱林的家中,吴爱林奶奶与我们相坐长谈,奶奶和丈夫胡永新都是第六代传承人,他们的作品以牛、马等动物造型为主的立体圆雕和虎头、蟾蜍、招财进宝等挂片浮雕作品为主,因其生动形象和其中蕴含美好祝愿而深受大家喜爱。吴爱林奶奶也向我们展示了高超的泥塑绘画工艺,并且让我们也参与其中进行了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吴奶奶的带领和指导下,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泥塑文化的魅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让同学们了解了凤翔泥塑非遗文化,认识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青年是重要的一环,一股强劲的力量。实践团队将发挥专业特长和文化精神,为凤翔泥塑的传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把中国优秀的非遗文化传递的更广、更远,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出青年力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Copyright ©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2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