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29-85628025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融合十年 笃行致远 || 传媒学院2024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七)

发布时间:2024-07-17 浏览量: 作者:

刘月萱,新闻学专业,中共党员,任职行健茂林班级团支书,兼新闻负责人,曾参与中共青年委员会,在校期间获2022-2023年“二等奖学金”,2021-2022年荣获“文体积极分子”,2021春季、2022秋季荣获学院奖“优秀类”,以及第六届陕西省高校百家心理慕课大赛(学生赛道)心理剧“金奖”。广泛参与在社会实践,2023年积极参与“仚 XIAN莫比乌斯青年艺术节”志愿活动,创得物自媒体账号收获1.7万浏览量,参与icae国际儿童画展项目对接,策划“千人达人”非遗文化项目并与永兴坊进行项目对接,为百万博主“玲子”提供文案编辑策划。

作品简介:(文字作品需扫海报二维码观看)

21世纪以来,老龄化的严重和家庭制度的松动,为了处理无亲无故独自逝去的老人,相继在日韩出现了遗物整理师这个职业。

紧接着近年来,中国也有少部分人开始了对此职业的了解,通过传承逝者的物品和故事,尊重逝者的生命,强化人文关怀和对逝者的尊重,树立起完整的死亡与整理的概念,让她们的精神与艺术留存影响着社会。文章采用了人物通讯的方式,讲述遗物整理工作并不只是简单的职业活动,更像是一个生命的仪式。主人公西卡希望能够发展出适用于国内的遗物整理,帮助国内人民解决死亡处理需求,成为一名情感和记忆的守护者,她认为人存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只要爱和回忆存在于生者的心中,人就不再受限于形态,而是永远存在于实体的物品之中,利用该行业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来展现行业在现社会的重要性,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特殊服务。

作品阐述:

这篇文章围绕着遗物整理从业者的故事和感想,以西卡为主线人物贯穿全文。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挖掘遗物整理行业的存在意义。工作的内容总是贯穿着亲属和逝者之间的独特情感,文章采用了人物通讯的方式,讲述遗物整理工作并不只是简单的职业活动,更像是一个生命的仪式。表达对西卡用敬意和责任处理着无法复制的生命历程的赞美,以及为人们的死亡赋予新的存在形式。

遗物整理这一行业最早在瑞士提出,最后发展于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地区。相较于日本的遗物整理职业内容,西卡更希望能够发展出适用于国内的遗物整理,帮助国内人民解决死亡处理需求,成为一名情感和记忆的守护者。

她在帮助一位画家整理物品时,她发现了陈老先生生前未完的愿望,他曾在纸张上绘制过自己的曾经的愿想——一个已落灰的展览草稿,纸笔之间能看出逝者在生前对自己家乡深厚的情感留恋,西卡希望自己能为此做出一些帮助,她将这些信件与遗物最终和公共上感兴趣的志愿人员共同开启了一个小小的展览,向人们展示逝者留在这个世界上的遗物。

同时西卡希望能尽可能为社会做出需要的贡献,她一部分收集的遗物书籍捐了出去,她认为人存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只要爱和回忆都存在于生者的心中,人便不再受限于形态,而是永存在实体的物品之中。

一、结构分析

人物通讯《遗物整理,为他们在这世上搬最后一次家》将遗物整理从事者——西卡作为叙事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引入行业,进一步细化文章用独立故事讲述职业的工作内容,并且利用该行业对整体养老问题进行展望。

根据文章的初步确定部分,文章常常用截叙法和特写法撰写文章故事内容,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常利用特写法,去抓取西卡的某一个瞬间和语言,推动文章的节奏,第二部分使用截叙的方法利用西卡老师某一个比较记忆深刻的故事,来讲述她在工作的时的经历,将文章进行前后结合进行开头前后呼应,以故事串联文章,利用故事来传达观点,可以更能引人深思,反映客观事实更加有说服力。

二、叙事分析

关于文章叙事的方式主要为故事化,以人物为核心,在选择人物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我尽量将高大人物的形象变得具有平民化,并且更加具有人情味,虽然人物通讯是客观的,但是故事也更需要有看点,主人公虽然做了TED的演讲,也开展了多次的行业培训,并且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但是她也曾是一个普通人,在大众的部队里面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她面对逝者和突发情况也会产生慌乱和多重的情绪改变,人物形象立体化更能支撑文章的进行。

同时我尽量以多重视角建构组成人物形象,将人物与现实的故事结合传授给受众,用故事的和西卡为何要做这个没人在中国做的行业作为破冰点,遵循时间顺序,利用他人的观点,或真实存在的时间可以呈现出来的情感偏向更加饱满。

我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选择的内容也大概是以顺叙方式进行讲述,从西卡出入行业,到已经在行业工作三年的感想与经历,遵循了时间的推移,让读者们可以更好地接受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人物的前后改变,可以明了地做出对比,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语言分析

文章中,我巧妙地运用内外视角的交织,展现了故事的细腻和真实感。透过第三人称的冷静外部视角,我生动地描绘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而与此同时,通过西卡等人的第二人称内部视角,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引语,深情地述说了遗物整理的发展历程。这种主观客观的融合不仅让文章更加饱满,更能唤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在表达方式上,我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手法,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使其成为文章最为重要的元素。同时,文章的节奏感和连贯性也非常重要,适当地结合故事的发展,以增强人物之间的真实感和推动故事的进展。

在描写方面,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刻画出了丰满的人物形象。运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增强了读者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对于遗物整理师工作内容的细致描述。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关注西卡个人情感的变化描写,通过交替运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真实地呈现了她在工作中所见所感的经历。这种自然而细腻的表达方式,使信息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Copyright ©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2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