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29-85628025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深入渭南富平新庄村 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多元发展绘就宜居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量: 作者: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的发展现状,探究特色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学习优秀村庄的发展经验,“探富平新庄路,绘乡村振兴卷”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城关街道新庄村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与村干部交流、考察当地企业等方式,思考省级示范村发展的优势和借鉴意义。

地理文化得天独厚基础保障坚实有力

新庄村地处富平县城关街道荆山塬,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达6000亩,总人口2180人,交通便利。村庄周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

新庄村整合周边村庄资源共建幼儿园,有效解决了人口流失和儿童上学难题,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色农业成支柱产销模式促增收

在长期发展中,新庄村形成了以藏红花、西红柿种植为主,樱桃、葡萄、柿子、草莓等为辅的复合型特色农业产业。

西红柿种植颇具规模,现有400亩种植面积。当地采用科学种植方法,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确保西红柿品质与安全。这里的西红柿色泽鲜亮、富含多种维生素,在周边市场享有盛誉。

近年来,村民们还自发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进行售卖,实现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经济增长。

合作企业添活力多元产业共发展

新庄村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合作企业,构建起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涵盖民宿、纺织和柿子副产品加工等领域。这不仅带动超100人就业,还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6万元增长至78万元。

民宿产业是新庄村的新兴力量。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资源,该村与多家旅游企业合作,其中联合渭南素心养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吕春萍,打造了一批极具乡村特色的民宿。民宿保留乡村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游客可在此体验乡村生活、采摘樱桃和西红柿、品尝地道农家菜,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纺织企业是新庄村的后起之秀。村子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惠泽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朋妮,其在村内建立制衣工厂,采用“企业+农户”模式,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指导,村民在工厂进行纺织加工。这种模式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尤其是为农村妇女和老年人创造了收入来源,让他们能够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增收。

当地奶场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了村庄经济发展。

村支书谈发展规划未来蓝图

实践过程中,社会实践团采访了城关街道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冯朝,他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发展情况与未来规划。

樱桃和西红柿种植产业的发展历程,冯朝感慨道:“新庄村最初农业种植零散,作物种类繁多,经济效益不佳。后来,村委经多次调研讨论,结合本村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发现种植藏红花和西红柿潜力巨大。于是,我们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组织村民参加种植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指导。起初,村委干部带头种植,以实际成果打消村民疑虑,逐渐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加入,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冯朝还强调,村党支部是村庄发展的核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发展经验有借鉴乡村振兴谱新篇

作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庄村的发展结构特色鲜明,其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该村以藏红花和西红柿特色农业为主,民宿、纺织、奶场等产业为辅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特色农业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他产业则拓展了经济增长点,提升了村庄抗风险能力。

发展模式上,新庄村注重发挥村委引领作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加强与企业合作,形成“村委+企业+农户” 模式。村委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各方关系;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农户参与生产经营,实现三方共赢,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发展效率。

新庄村重视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销对接。

这些发展经验表明,村庄发展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要加强村委班子建设,发挥其引领作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和技术;注重产业多元化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点;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如今,新庄村生活日益美好,村民安居乐业,一首《新庄村歌》应运而生:“荆山塬上,新庄人家风光秀美,如诗如画......”

实践反思与感悟青春力量助振兴

社会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新庄村从普通村庄发展为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的村庄,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和村民共同努力,这让大家认识到乡村振兴并非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付出。

农村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既需要冯朝这样有担当、有能力的村干部,也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人才。农村发展要结合特色农产品,深入理解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的联系,打造特色、优质、独一无二的产业。作为学生,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未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近距离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不仅学到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大家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农村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总结及启示

李松谕:在富平新庄村的实践收获颇丰,通过向村委会和农业部门深入了解村情,明确了发展现状与需求;在参观助农产业时,详细调研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品牌建设情况,认为当地产业与乡村实际结合的模式、村委高效协调机制,都是乡村振兴中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杜雯慧:此次实践证明乡村振兴需立足资源、多方合力,村委引领、企业助力、村民参与的模式,让特色农业与多元产业共同兴旺。作为大学生,要学懂技术、会拓市场,更要传承实干精神,用专业能力激活乡村潜力,让青春在田间地头绽放价值。

程占国:在富平县新庄村的社会实践,让我触摸到了乡村的脉搏。田埂上的玉米叶沙沙作响,老乡们黝黑的手上结着厚茧,却总笑着递来甜石榴。村头新修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追跑嬉闹,老人们摇着蒲扇话家常。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却有最真实的生活温度,让我读懂了土地的厚重与奋斗的意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Copyright © 2020 Xi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2719号